六月的浙江湖州荻港
风景秀丽、人文荟萃
这里是章开沅先生故里
6月28日
开沅书院
在历史文化名村湖州荻港
正式开馆
一座书院
为纪念,也为启发
为先生,也为后人
开沅书院开馆
“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6月28日,开沅书院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正式开馆。浙江省湖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潘友明,我校党委书记夏立新、副校长周鹏程,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出席。章开沅先生家属代表、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浙江校友会代表、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历史文化学院师生代表齐聚南浔,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
夏立新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章开沅先生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他为学术研究、教育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他表示,华师是章开沅先生任教立业的地方,湖州荻港是章开沅先生的故乡,他一生心系桑梓,情牵故里,力促华师与湖州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开沅书院的落成,不仅是两地纪念章开沅先生的重要举措,更是传承其学术精神、促进文化教育合作的宝贵平台。未来,双方将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承、教育实践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动章开沅先生精神的弘扬与发展。
潘友明指出,章开沅先生是从湖州南浔荻港走出的史学泰斗、教育大家。章先生的一生,始终秉持求真存实的治学态度、关怀社会的学者担当,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卓越的教育贡献完美诠释了“师之大者,儒之贤者”的崇高风范。他不仅是湖州的骄傲,更是湖州统一战线弥足珍贵的财富。他强调,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用情把开沅书院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把章开沅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崇高精神研究好、宣传好、传承好。
湖州南浔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雪伟表示,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发展。开沅书院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精神的象征,一个文化的符号,一个面向未来的起点。南浔区委、区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地标、学术重镇、精神家园和统战文化实践基地。
章开沅堂弟章开和说,开沅书院既保留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又具备了现代学术功能;荻港村的村民和各位乡贤饱含着对开沅先生的敬意与对知识的敬畏,提供大量人力物力,完成了全部的施工建设。此是开沅先生之幸,也是章氏家族之幸。
章开沅先生学生张晓宇博士介绍了章氏家族简史。历史文化学院“开沅班”学生代表解平原谈了自己学习章开沅先生事迹和精神的感想。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原系主任王奇生介绍了章开沅先生的学术研究和贡献。
开馆仪式上,马敏受聘为开沅书院首任院长。他表示,书院将立足湖州文化特色,围绕章开沅先生的学术思想,开展学术讲座、国学培训、文化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等活动,将开沅书院打造成推动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引擎。
夏立新、潘友明为开沅书院揭牌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周鹏程、湖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吕昌等为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湖州市统战文化研学基地揭牌。
我校原副校长彭南生、南浔区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陆龙根等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江南市镇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创新实践基地揭牌。
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代表朗诵了《开沅之光:承先生志,扬未来帆船》,致敬先生。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共同为章开沅先生铜像揭幕。在章开沅先生学术思想与人生研讨活动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深情回顾了与章开沅先生的情谊,深入探讨其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一致认为书院应成为传承其学术遗产、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
活动结束后,与会嘉宾一同参观了章开沅纪念馆。
6月28日下午,我校与湖州师范学院举行交流座谈会,并签订合作协议。
走进开沅书院
开沅书院
开沅书院以我校原校长,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先生的名字命名,由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人民政府、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章开沅先生家属及相关文化机构联合创办,是一家全国性、专业性、非营利性文化机构。书院旨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章开沅学术精神,整合湖州名人文化资源,促进湖州乡村振兴,推动城乡文化创新。
开沅书院
由章氏祖宅“清芬堂”改造而成
由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指导
华中师范大学文化与教育建筑研究院主导设计
从运河对岸望去
书院形似一艘巨轮在“史学浩海”中远航
正是先生那句:
历史是画上句号的过去
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
错落有致的建筑立面和大曲线屋顶线条
从远处看去
似峰峦连绵、群山叠翠
倒映在古运河“东苕溪”水面上
尽显湖州传统人文的诗画情趣和意境含蕴
空间布局借鉴了江南传统的三进院落
建筑形制融合了白墙黛瓦与现代材料的对话
保留了祖屋的记忆
也植入了时代的表达
纪念雕塑、风帆意象、名言石刻
中庭、藏书楼、清芬堂、真知亭
……
每一个角落都不只是建筑
它们是一句句温柔坚定的讲述
走进书院
亦是一场空间叙事
区别于先生其他的纪念性著作及场所
内容围绕章先生“师者”“儒者”两重身份展开
以“师之大者,儒之贤者”为主题
用六个展厅勾勒人格地图
展览内容与空间一体生成
从地面的足迹雕刻到水浪造型的互动装置
从耶鲁讲座的场景复原
到“甘做人梯”的立体演绎
每一个展项都是一次
精神的具象表达与沉浸式靠近
让观众“在空间里读懂一个人”
而不是“在文字里浏览一生”
“这里不只是空间的再生
更是文化发生器。”
书院主持设计师、
华中师范大学文化与教育建筑研究院院长、
美术学院严胜学说
在他看来
开沅书院的设计理念可以浓缩为三个关键词:
l 统合:整合章开沅先生的精神遗产、荻港古村的文化脉络、湖州的历史资源;
l 共享:建成一个可参与、可使用、可感知的文化空间,服务大众、面向未来;
l 涌现:鼓励人与空间互动,激发纪念、研学、展览、阅读、对话等的自然发生。
章开沅先生
从芜湖走向世界
又把根留在湖州荻港
他的一生
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如今,这座书院
接续他的精神血脉
也连接着我们的共同记忆
开沅书院
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开沅之光
薪火永续,扬帆远航!
华中师范大学融媒体中心
文字:党波涛
图片:陈希昌
视频:罗洪峰
责任编辑:毛国樨
内容审读:李华忠 魏文享
投稿邮箱:rmt@ccnu.edu.cn
嘉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